将信息技术、物联网技术、AI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满足教师教改需求、满足学生学习主体需求;注重支持教师教学体验和学生学习体验;支持教情、学情智能分析;实现运维管理智能化,一键式操作。
一、支撑“标志性”教学成果打造
围绕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》重点任务项目,满足专业教学成果拍摄场地需求,可以支撑标志性教学成果打造,如教学能力大赛、班主任能力大赛、“课堂革命”、典型案例等。
二、支撑优质教学资源一键录制
针对学校教师精品课、示范课建设和共享需求,借助智能教室各类信息技术将网络虚拟空间与物理教学空间融合,通过智能物联触控终端,一键录制和形成以项目化教学、情境式教学、案例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校级优质教学资源。
三、支撑课堂行为多模态智能分析
利用机器视觉技术、行为分析技术等信息化手段,对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为(讲授、板书、演示等),学生行为(表情、问答、举手、起立等)进行多维度采样,自动形成课堂行为和学生学情统计报表,方便让校领导、老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,并做出相应的调整。
四、支撑过程性评价便捷智能
改革传统纸质和结果性评价方式和手段,基于互联网技术,建设课堂教学评价系统,通过考勤签到、课堂管控、小组竞技、课堂评价、个人汇总等活动,智能分析教学过程中的状态数据,引导师生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,实现评价便捷化和智能化。
五、支撑教学成效数据化呈现
从课堂行为和课堂教学两个层面进行课堂学情大数据分析统计,运用课堂行为分析系统自动生成课堂活跃度、参与度、专注度等教学行为数据,运用智慧教学系统实时采集课堂教学过程、师生互动、学习评价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效果数据,并统计各种状态的次数,以统计表、柱状图及饼状图形式展现,为师生发展提供预测、预警和建议。
六、支撑运维管理智能化操作
以物联网为主要载体,建设运维管理驾驶舱,,利用“一网多用、一物多能”的特性,对环境参数(照度、温度、湿度、空气质量等)、设备设施(门禁、空调、照明、教学设备等)和人员(人员信息和权限等)进行采集和智能控制,并融合“微信小程序”等,同步把信息反馈给管理员,最大化地降低能耗和日常运维成本,提高智能化管控水平,最终实现智能物联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