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印发《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释义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释义》),为职业本科教育量身定制了一套系统的教学评估标准释义指引。
《释义》不仅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精准明确的指导,更彰显了国家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“同等重要、分类发展”的坚定决心。
与以往不同,此次发布的《释义》打破了职业院校常常参照普通高校的这种传统思维模式,而是以职业教育的独特逻辑重构质量观念,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提供了清晰的指引。
图片来源: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官网
《释义》对8个一级指标、24个二级指标和49个观测点进行了详细解释,特别是对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融合、实践能力、技术技能创新等核心要素进行了进一步强调,不再简单照搬普通本科的评价模式,使得评价体系拥有独立的质量标准,以及鲜明的职教特色。
例如从师资结构上凸显职业教育的“职业属性”,在“师资队伍”指标中进一步明确“双师型”教师的比例不得低于50%;以及在“专业、课程与教材建设”指标中,明确要求设置本科专业按照“三高、两衔接”的精神进行。
《释义》通过建立科学且合理的评价体系,促使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深化内部改革。它将“毕业生就业质量”作为关键评估指标,要求学校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,并将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内容。
图片来源: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官网
这种设计将社会评价纳入教育质量的闭环管理中,推动院校从传统的“封闭办学”模式向“开放育人”模式转变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优化人才培养模式。
图片来源: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官网
并且,《释义》强调过程评价与动态监测,明确要求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技术,对专业设置、课程建设、教师教学、学生学习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、检查和评价,并充分发挥学校大数据平台的作用,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常态化监测与评估。这有助于避免评估工作形式化,确保职业本科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,坚守质量底线,从而实现职业本科教育的稳健发展。
在这次发布的《释义》中,首次将“技术技能积累”纳入评估体系,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解释。要求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树立人才培养、团队建设、技术服务一体化的建设理念,建立与行业、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等合作机制,积极探索合作育人、就业、研发、发展等多元路径,注重培育产学研用的特色和优势,在服务企业技术进步、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图片来源: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官网
例如,在“人才培养思路”“教学条件与利用”等指标中,明确要求坚定学校的职教属性、专业的职业基因,着力培养高端技能人才。全面推进专业、课程、教材、师资、实习实训关键要素改革,强化产教融合和校企“双元”育人模式。
《释义》的发布,是职业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场全新改革,正以评估指标体系为支点,推动整个教育生态的优化升级。
来源 |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官网
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,如侵删